电话区号0777 | 邮政编码535000 | ||
位置 地理 气候 人口 政区 历史 经济 交通 旅游 相关链接 | |||
|
|||
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北临十万大山,南滨北部湾。 |
|
地理 | 回到页首 |
境内主要河流有钦江、茅岭江、大风江,河网密度0.6公里/平方公里。主要山峰有大龙山。 |
|
气候 | 回到页首 |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1月平均气温13.4℃,7月平均气温28.3℃,年均降水量2113毫米。主要自然灾害为干旱、台风、雨涝、寒露风、低温阴雨、病虫害等。 |
|
人口 | 回到页首 |
钦州市总人口326万。 |
|
政区 | 回到页首 |
钦州市面积10 728平方千米,全市辖2个市辖区、2个县。 |
|
历史 | 回到页首 |
南朝宋设宋寿郡,梁设安州、安京县。隋开皇十八年安州更名钦州,因钦江得名。唐安京县改保安县,宋改名安远县,明初入钦州。洪武九年(1376年)改钦州为钦县。洪武十四年复升为州。清光绪十四年升为直隶州。1912年裁州复改钦县。解放后,由广东省钦廉专区,1951年更名为钦州专区领导。1951年5月14日,委托广西省代管。1952年3月8日,正式划归广西省。1955年5月31日,复归广东省,由合浦专区领导。1957年3月26日,与防城县各一部分行政区域设立钦北僮族自治县。1959年3月20日,撤销钦北僮族自治县,其行政区域并入钦县。1963年9月14日,撤销钦县,设立钦州僮族自治县。1965年6月26日,划归广西僮族自治区(同年10月12日更名广西壮族自治区),由钦州专区领导。同年7月19日,改为钦州县。1983年10月8日,撤销钦州县,设立县级钦州市,由钦州地区领导,为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1994年6月28日,升为地级市,隶属年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管辖。 |
|
经济 | 回到页首 |
为新兴的港口城市,国家渔业生产基地,广西壮族自治区粮、蔗、水果生产基地。水资源以胜产对虾、牡蛎、青蟹、石斑鱼、珍珠而著名。国家保护的珍惜植物有格木、坡垒、紫荆等。主要自然资源有石膏、花岗岩、锰、煤、钛、铁等矿产。其中石膏储量居广西之首,花岗岩储量三亿多吨。 |
|
交通 | |
广西交通以铁路为主,主要的铁路干线湘桂、黔桂、南昆、黎湛、枝柳、南防等纵横贯穿本省,连接粤、湘、滇、黔等省并可通向河内。公路以南宁、柳州、梧州、桂林等市为中心交缀呈网状。内河航运以梧州为中心,航运里程长,北海、防城港为重要的沿海港。航空以桂林为中心,有通往北京等30多个城市的航线,南宁有通往北海、广州、河内等20多个城市的航线。 |
|
旅游 | 回到页首 |
主要旅游景点有龙泾环珠、冯子才墓、刘永福故居、天涯亭、文峰卓笔、那雾岭等。主要土特产品有珍珠、泥兴陶器、牡蛎、对虾、青蟹、石斑鱼等。 |
|
相关链接 | 回到页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