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扎县

电话区号0973 邮政编码811200
位置  地理  气候  人口  政区  历史  经济  交通  旅游  相关链接

位置

回到页首

    位于青海省东部,黄南藏族自治州北部。东、北部以黄河为界,与化隆回族自治县隔河相望,东南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南邻同仁县,西连贵德县。地处东经101°37′—102°08′,北纬35°39′—36°10′。

地理 回到页首

    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地形复杂,山体高大,沟谷幽深,支离破碎,河谷、低山丘陵、中高山地地域垂直差异明显。境内山脉属西倾山余脉,海拔一般在3500米以上。自西南向东北依次为折戈里山、戈尕山、色尖山、申宝山、扎马山等,地势西高东低。申宝山主峰海拔4614米,为境内最高点。隆务河为县境主要河流。

气候 回到页首

    本县境属高原大陆性气候。由于地形高差悬殊大,山区与黄河河谷气候差异显著。太阳辐射强,日较差大,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无霜期短,多春旱,冰雹频繁,霜冻危害较严重。受复杂地形影响,气温垂直分布差异显著,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呈递减趋势。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7℃—8.6℃;浅旱山区,年平均气温1℃—6.9℃;垴山区年平均气温不高于1℃。年平均降水量350—495毫米。

人口 回到页首

    尖扎县总人口5万。是以藏族为主体,包括汉族、土族、回族、撒拉族等多个民族聚居的县份之一。

政区 回到页首

    尖扎县面积1 712平方千米,县城驻地马克唐镇。

历史 回到页首

    尖扎,系为藏语译音,建县前属贵德县管辖。相传早在唐朝时,吐蕃赞普赤热巴派大臣尕叶西达杰驻阴山负责关税和察阅边界事务,成为八达阴、阳山扎氏部落地区的官人。因此,这位尖巴所统治的“扎氏”区域简称尖扎,尖扎县由此而得名。东晋前为羌人活动地区。晋代、南北朝至隋唐时,属吐谷浑政权辖地。明代,属贵德所管辖。后归属吐蕃管辖。元代属贵德州。明代归贵德所管辖。清代隶属贵德厅。1913年,改贵德厅为贵德县,尖扎地区由贵德县管辖。1953年6月正式成立尖扎县。1953年12月归属黄南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1955年5月改名为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隶属此管辖至今。

经济 回到页首

    境内黄河谷地以种植春小麦为主;浅垴山区以种植小麦、青稞、豌豆、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以及油菜等经济作物为主。山区主要有白桦、山杨、油松、青海云杉、红桦等树种。野生中药材有雪莲、黄芪、羌活、党参等。工业先后建立了农机修配、建筑、建材等门类。

交通

回到页首

    黄河大桥的修通,结束了境内人蓄和车辆出入境靠船摆渡的历史。主要干线可通往西宁、循化等地。全县各乡镇均有汽车通过,交通得到了重大改善。

旅游 回到页首

    境内有坎布拉风景旅游区、南宗寺、德庆寺等。每年都有众多的省内外游客前来游览、朝拜。

相关链接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