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

电话区号0435 邮政编码135000
位置  地理  气候  人口  政区  历史  经济  交通  旅游  相关链接

位置

回到页首

    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地处长白山西麓,辉发河上游。东与辉南县交界,南和东南接柳河县,西南邻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西连东丰县,北和东北邻磐石市。地处东经125°15′—126°03′,北纬42°08′—43°02′。

地理 回到页首

    本市境西南部地势较高,中部略低,其余均大部分为海拔在400米左右的丘陵区。境内最高点海拔969米,最低点海拔约300米。境内河流主要有辉发河、一统河、大沙河三大水系。位于境内最南部的海龙水库为一大型水库。

气候 回到页首

    本境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漫长寒冷。年平均气温4.6℃,年平均降水量708毫米。南北山区平均气候低于中部平原区,冬季大地、河流封冻将近五个月。全年无霜期137天左右。

人口 回到页首

    梅河口市总人口62万。有汉、满、朝鲜、回、蒙古等13个民族。

政区 回到页首

    梅河口市面积2 175平方千米

历史 回到页首

    本市开发历史较早,历史悠久。自殷商以来,便是中华民族历代王朝之辖区。高句丽、契丹、女真等民族曾在此居住。明代设制梅赫河卫,后来简称梅河;康熙十六年被封禁为围场,设梅河边台守;光绪六年设海龙亭,隶属奉天府。1913年设立海龙县;1931年后沦陷入日伪政治下。1945年东北光复,设梅河口中心区,属辽宁省。于1985年撤消海龙县,设梅河口市,辖海龙、梅河两区以及辉南、柳河二县。1986年将梅河口市改为县级市,划归为通化市管辖至今。

经济 回到页首

    梅河口市是吉林省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水稻种植面积居全省第二位。粮食作物主产水稻、大豆、玉米等;经济作物有主要为芝麻、人参等。此外还产鹿茸及各种野山菜。工业门类齐全,主要有化工、冶金、机械、医药、食品等。已探明煤储量约1.5亿吨。另有石墨、金、铜、锌、长石、云母、大理石等。

交通

回到页首

    梅河口市是东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之一,沈吉、四梅、梅集铁路交会于此。黑大、集锡、营抚等公路穿越市境,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这里商业繁荣、贸易发达,成为吉林省西南部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旅游 回到页首

    境内有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女真摩崖石刻,是公元1116年金太祖阿骨达记述辽金站史的遗迹。此外还有供游人观赏游玩的鸡冠山、四方台、海龙水库等风景区。土特产有人参、鹿茸、木耳、贝母、五味子等中药材。

相关链接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