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肿瘤生长的生物学《病理学》

一、肿瘤生长的生物学

典型的恶性肿的自然生长史可以分成几个阶段:细胞的恶性转化→转化细胞的克隆性增生→局部浸润→远处转移。在此过程中,恶性转化细胞的内在特点(如肿细胞倍增时间)和宿主对肿细胞或其产物的反应(如肿血管形成)共同影响肿的生长与演进。

1.肿生长动力学肿的生长速度取决于三个因素:

(1)肿细胞倍增时间:恶性转化细胞的生长周期与正常细胞一样,分为G0、G1、S、G2和M期。多数恶性肿细胞的培增时间并不是想象的那样比正常细胞更快,而是与正常细胞相似或者长于正常细胞。

(2)生长分数(growth fraction);生长分数指肿细胞群体中处于复制阶段(S+G2期)的细胞的比例。在细胞恶性转化的初期,绝大多数的细胞处于复制期,所以生长分数很高。但是随着肿的持续生长,不断有细胞发生分化,离开复制阶段的细胞越来越多,使得大多数肿细胞处于G0期。即使是生长迅速的肿其生长分数也只在20%左右。

(3)细胞的生成与丢失:肿的进行性生长及其生长速度决定于其细胞的生成大于丢失的程度。由于营养供应不足,坏死脱落以及机体抗肿反应等因素的影响,在肿生长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细胞失去生命力。肿细胞的生成与丢失的程度共同影响着肿的生长。在生长分数相对较高的肿细胞的生成远大于丢失,因此其生长速度比那些细胞生成稍超过丢失的肿要快得多。

的细胞动力学概念在肿的化学治疗上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几乎所有的化学抗药物均针对处于复制期的细胞。因此高生长分数的肿(如高恶性的淋巴)对于化疗特别敏感;常见的实体(如结肠)生长分数低,故对治疗出现相对耐药性。临床治疗这些肿的战略是先用放射或手术治疗将肿缩小,使残存的细胞从G0期进入复制期后再用化疗。

2.肿的血管形成 临床与动物实验都证明,如果没有新生的血管供应营养,肿在达到1~2mm的直径或厚度后,即107个细胞左右将不再增大。因此诱导血管的生成能力是恶性肿能生长、浸润与转移的前提之一。现已发现,由肿细胞本身和浸润到肿组织内及其周围的炎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能产生一类血管生成因子(angiogenesis factor),如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ic growth factor,FGF)、血小板衍生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PD-ECGF)、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TGF-α)、肿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其中最具有特征性血管生成作用的是由肿细胞产生的FGF,它能通过其受体与相应的靶细胞结合。有增加内皮细胞的化学趋向性、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裂、毛细血管出芽生长、诱导蛋白溶解酶生成和有利于内皮细胞芽穿透基质等功能。此外,巨噬细胞产生的TNF-α也有促进内皮细胞分裂和刺激其游走的作用。新生的毛细血管既为肿的生长提供了营养,又为肿的转移准备了条件。因此对抑制肿血管生成的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3.肿的演进与异质化 恶性肿在生长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富有侵袭性的现象称为肿的演进(progression),包括生长加快、浸润周围组织和远处转移等。这些生物学现象的出现与肿细胞的不同亚克隆在侵袭能力、生长速度、对激素的反应、对抗药的敏感性等方面的差异—肿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有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肿的生长过程中,可能有附加的基因突变(详见第十五节)作用于不同的细胞,使得细胞的亚克隆获得不同的特性。例如需要较多生长因子的亚克隆可因生长因子缺乏而不能生长,而有些需要较少生长因子的亚克隆在此时即可生长;机体的抗肿反应可杀死那些具有较高的抗原性的亚克隆,而抗原性低的亚克隆则可以躲过机体的免疫监视。由于这些选择,肿在生长过程中能保留那些适应存活、生长、浸润与转移的亚克隆。这就是肿的异质化。

上一页:第四节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当前页:一、肿瘤生长的生物学
下一页:二、肿瘤的生长方式和扩散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