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电流型生物传感器     
 
1.3.3.1 概述

  在第一章我们介绍了电位型传感器,这一章里,我们将介绍电流型传感器。因为目前的电流型传感器主要用于生物物质的分析,因此,我们将以电流型生物电化学传感器为例介绍这类传感器的原理。这类传感器从结构上来讲可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分子识别部分或称为感受器,主要是由具有分子识别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质-酶构成;其二是信号转换部分,称为基础电极或称为内敏感器,是一个电化学检测元件。如前所述,对于电位型生物传感器,该基础电极是电位法电极;对于电流型生物传感器,该基础电极是伏安电极体系中的工作电极。例如Clark氧电极(或称为Pt/O2电极)可以作为葡萄糖检测中的基础电极。将生物活性酶作为分子识别部分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又称为酶电极。酶电极是利用酶的生物催化反应的高度专一性,对底物待测分子进行识别,并利用基础电极上酶促反应产物的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根据所检测的电信号与底物分子及其浓度的关系,实现对底物分子的检测。     
 
1.3.3.2 电流型生物传感器基本原理
  我们以葡萄糖传感器为例介绍电流型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葡萄糖传感器中的基础电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酶Pt/H2O2电极;一种是酶Pt/O2电极。酶Pt/H2O2电极的结构如图1.27所示。其中铂柱电极为工作电极,铂丝电极为辅助电极,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
图1.27 酶Pt/H2O2电极的基本原理图
1工作电极(铂柱);2 Ag-AgCl参比电极;3电解液;4,5透析膜;
6葡萄糖氧化酶(GOD);7固定圈;8辅助电极
  葡萄糖在在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
                  GOD
    b-D- C6H12O6 + O2 + H2O ------- C6H10O6 + H2O2    (1.28)

  通过测量H2O2在铂电极上的反应电流便可确定底物b-D- C6H12O6的浓度。该酶Pt/H2O2电极过程的基本历程为:
  1.底物S由液相传质到传感器表面
  2.底物S通过透析膜
  3.底物S在液相与酶层中进行分配
  4.底物S在酶层中传质与反应
  5.反应产物粒子通过透析膜进入基础电极室
  6.反应产物粒子在基础电极上发生电荷转移反应
  很显然,该电极过程是较复杂的。其中第2步第5步有透析膜的性质决定;第1步由底物的扩散步骤决定;第3步是由膜性质及以及底物分子在液相及酶层中的扩散行为决定;第6步是由产物粒子在内电解液中的铂电极上的电极过程决定。理想的电极过程应是由第6步来决定。这样就要对透析膜及酶层有所要求。即,反应粒子与产物粒子能迅速通过透析膜。酶层厚度要适中,使得反应产物粒子能及时地通过酶层。一般地酶电极的电极过程由反应产物在酶层中的扩散控制。这时要设法提高酶活性,降低米氏常数。   
 
 1.3.3.3 底物葡萄糖的测定方法举例

  当电极内液为0.2M的醋酸盐缓冲溶液及0.1MKCl溶液(pH 5.6)。在相对于Ag-AgCl电极650mM下电流随时间的响应曲线。得到稳态响应曲线值。不同的底物葡萄糖浓度下获得不同的稳态值(图1.28)。

图1.28 葡萄糖酶Pt/H2O2电极对底物葡萄糖的响应
相对于Ag-AgCl电极电位为650mV, 电解液为:0.2M的醋酸盐缓冲溶液
及0.1MKCl溶液(pH 5.6)
  利用稳态电流响应测量法具有响应慢灵敏度低等缺点。利用电流对时间的微分可以获得较快的响应,且灵敏度增加(图1.23)。可以看到稳态响应要在2到3分钟方能达到,而微分响应在1分钟内就达到最大值。当响应电流对时间进行二次微分时将获得二次微分电流与响应时间的关系二次微分电流为零时,一次微分达到最大值。从图1.29可以看到一次微分与二次微分的最大值与零点都较稳态值容易测得。因此,在实际测量中多采用微分方法测量底物的浓度。
图1.29 稳态电流,微分电流与时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