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和鉴别诊断 | 《传染病》 |
诊断和鉴别诊断(一)诊断 一般依据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诊断,对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但在非疫区,非流行季节,以及对不典型病例确诊较难,必须经特异性血清学诊断方法确诊。 1.流行病学资料发病季节,于病前二月曾在疫区居住或逗留过,有与鼠、螨及其他可能带毒动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史;或曾食用鼠类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或有接触带毒实验动物史。 2.症状 起病急,有发热、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多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常依次出现低血压、少尿及多尿现象。 3.体征 (1)毛细血管中毒症面、颈、上胸部潮红(三红),重者呈酒醉貌;眼球结合膜、咽部及软腭充血;咽部、液下、前胸等部位可见出血点(点状、条索状、簇状);重者可见大片瘀斑或腔道出血。 (2)渗出体征球结合膜及眼睑、面部因渗出而水肿,肾区有叩痛。 4.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 尿中出现蛋白,且逐渐增多,有红细胞、管型或膜状物。 (2)血象 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随病程进展增高,重者可出现类白血病反应,并可出现异形淋巴细胞,重者达15%以上。血小板计数下降,以低血压及少尿期最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在发热后期和低血压期因血液浓缩而升高。 (3)血尿素氮(BUN)或肌酐值逐渐增高。 5.特异性血清学诊断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以EHFV抗原片,检测患者双份血清,恢复期血清IgG荧光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者可确诊。如早期IgM荧光抗体阳性,或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尿细胞内病毒抗原阳性者,可做为早期诊断的依据,有条件者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酶染色法、反向被动血凝法进行特异性诊断。 6.病程经过 本病应具备发热、出血、肾损害三大主征。其病程中多有发热、低血压、少尿、多尿及恢复期等五期经过。如经合理治疗或轻型病例可不出现低血压及少尿期,但多有发热及多尿两期,重者可有两期或三期重叠现象。 (二)早期诊断要点 1.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如有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热病人,应想到本病的可能。 3.查体时应特别注意充血、水肿、咽部及软腭充血、皮肤瘀点及液下出血点和肾区叩痛等。 4.发热病人早期出现尿蛋白阳性而且迅速增加,应按疑似出血热对待。 5.血象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对本病诊断有帮助。 6.检查血清特异性IgM或双份IgG抗体,或作血液白细胞病毒抗原检测,阳性可确诊。 (三)鉴别诊断 1.以发热为主症者应与上感、流感、流脑、败血症、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鉴别。 2.以休克为主症者 应与休克型肺炎、暴发型流脑、败血症休克等鉴别。 3.以出血为主症者应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伤寒肠出血、溃疡病出血等鉴别。 4.以肾损害为主症者 应与肾小球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及其它原因的肾功能不全相鉴别。 5.以腹痛为主症者 应与外科急腹症,如急性兰尾炎、腹膜炎、肠梗阻及急性胆囊炎相鉴别。 6.有类白血病样血象者 应与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