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1呼吸衰竭判定标准: | 《儿科学》 |
[附] 1呼吸衰竭判定标准:(1)轻型呼衰:①口唇、指、趾末稍出现紫绀、虽经吸氧及纠正呼衰后,紫绀仍无改善。②呼吸频率加快(按年龄不同,一般在40-80次/分以上)。③心率增加。④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嗜睡。⑤PaO2<8.0kPa,PaCO2>6.67-8.66kPa(2)重型呼衰:①全身明显紫绀,可有樱红唇、四肢温暖及结膜充血水肿。②有呼吸节律改变,如呼吸节律不规则,呼吸表浅,点头呼吸(叹息样呼吸),抽泣样呼吸(双吸气)。③可有抽搐,昏迷等,当有脑水肿及脑疝时,则有瞳孔改变(可表现为瞳孔大小不等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少数可见视神经乳头水肿或出现肢体强直外翻。④PaO2<50mmHg,PaCO2>12.0kPa以上。 2、反复呼吸道感染 反复性呼吸道感染(Recunent reepiratouginfectine)是指一年中反复患上呼吸道感染5-7次以上或支气管炎、肺炎2-3次以上。在婴幼儿时期的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引起了广大儿科医师的重视。 (1)发生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症。②微量元素缺乏,如锌缺乏或不足时,儿童胸腺、脾脏萎缩,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铁、镁、钙、磷不足时,可直接影响巨噬细胞的吞噬及杀菌力,并削弱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消除病原及过敏颗粒的能力。③先天性畸形,如先天纤毛功能异常征、先天性会厌吞噬功能不全症、先天性肺发育不良、先性肺囊肿等。④慢性病灶,如慢性扁桃体反复发作,支气管扩张病等。⑤其它:如营养不良,蛋白质异常丢失,包括肾病、蛋白质丢失性肠病、皮肤损伤等。 (2)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为著,发热可有可无,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症状和体征。 按1987年成都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见表4-8 表4-8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注:①上感第一次距第二次至少7日以上。 ②若上感次数不够可加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反之则不成立,需观察一年。 (3)治疗: 一般措施:应设立儿科呼吸道专科门诊,集中管理,以期获得合理和及时的治疗。 免疫功能低下者,可于增强免疫疗法。 丙种球蛋白,适用于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病儿,常用剂量25mg/kg,1/2~1月一次,肌肉注射。 血浆疗法 可供给免疫球蛋白、补体、调理素等,10ml/kg,每月一次静脉注射。 转移因子 每次2 ml,皮下注射。注射于上臂内侧。每周一次,3个月为一疗程。 胸腺肽 每次2-3 mg,每周3次采用皮下注射于上臂内侧。3~6个月为一疗程。 左旋咪唑,每日1-1.5mg/kg,分3次口服,连服2天/周,三个月为一疗程。 ③微量元素补充 在锌缺乏可用硫酸或葡萄糖酸锌制剂,每天5mg/kg,两周为一疗程,一般应用2-3个疗程。其它如铁、镁、钙、磷缺乏时,按常规治疗量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