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皮肤病的免疫学基础 | 《皮肤性病学》 |
第三章 皮肤病的免疫学基础一、皮肤构成成分可以有抗原性 角质物质的自己抗体(IgG)在正常健康人的血清中即有发现,但是健康人具有一种屏障使自己抗体不能侵入角层。而银屑病患者的这种屏障被破坏,抗角质自己抗体即侵入角层内,从而在此处即引起免疫反应,补体被活化,嗜中性白血球也移动过来。 表皮细胞间物质是表皮细胞分泌的糖蛋白质,患天疱疮时针对这种物质出现IgG型自己抗体。和这种自己抗体发生反应的抗原不仅存在于细胞间、细胞膜上,口腔、食道粘膜上皮细胞间也很多。广范围的药疹有时也一过性地发现这种抗原。 表皮下基底膜物质是从基底细胞分泌的物质和糖蛋白,类天疱疮、妊娠性疱疹时可产生针对这种物质的自己抗体。 有报告指出,胶原病,白癜风,恶性肿瘤时出现表皮细胞胞浆特别是对线粒体、微粒体(microsome)的自己抗体,但这种抗体缺乏疾病特异性。SLE、泛发性硬皮病及混合结缔组织病时出现针对细胞核成份的自己抗体,核抗原包括n-DNa单链DNA,RNA、ENA、RNP等,这些核抗原也缺少脏器特异性和种属特异性。 恶性黑色素瘤时可产生对黑色素细胞的抗体,肿瘤特异性抗原问题是今后的重要课题、临床上很有意义。 疱疹样皮炎患者已证实可以产生对真皮成分网硬蛋白(Reticulin)的抗体(IgG)。 上述的皮肤成份都具有自己抗原性也可以产生出自己抗体,但是这种自己抗原存在于细胞内时不能直接与抗体发生反应,这种抗体若和抗原发生反应必需细胞膜被损伤,内部的抗原成份露出到外面才能发生反应,紫外线照射、感染、外伤、炎症等往往为其诱因。 假如皮肤成份本身不能直接成为抗原的话,异种抗原物质侵入皮肤内时,在其侵入部位也能产生抗体而引起免疫反应,与外界的各种接触,感染、外伤、昆虫刺螫以及注射时把各种抗原物质(细菌、病毒、霉菌、异物、昆虫毒素等)带进皮肤即引起免疫反应。 二、皮肤也是运动抗体的场所 它可以把入侵的抗原性物质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后而除去。 结缔组织中的组织细胞,纤维母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表面有补体(C3)和免疫球蛋白(Fc)的受体,所发生免疫反应时,它们可以捕捉抗原抗体复合物。表皮内的郎格罕细胞也有同样的功能。肥大细胞的胞膜上有IgE的Fc受体(一个细胞上有4—9万个),所以非常容易和IgE抗体结合,当抗原侵入时即发生反应而脱颗粒,放出组织胺,五羟色胺,缓慢反应性物质,ECF—A—系列的生物活性物质。 三、免疫不全 先天性和后天性机体产生抗体的功能下降,对入侵的抗原不能有效地进行预防而引起的各种疾病称免疫不全症。 缺乏T淋巴细胞或B淋巴细胞或功能下降,白血球异物吞噬功能、杀菌功能下降时都会引起免疫应答不全;一般T淋巴细胞的功能下降容易罹患病毒和霉菌感染,B淋巴细胞功能下降时易患细菌感染症。 后天性免疫不全的原因有抗癌药,副肾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X线长期大量照射和抗原性物质长期入侵等。 四、补体异常和皮肤病的关系 和皮肤病有关系的补体缺乏症有C19缺乏引起的无r-球蛋白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皮肤易感染性非常突出。一部分SLE患者缺乏C1s,C2,C4,C5,雷诺氏征缺乏C7。 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HANE)缺乏C1不活性因子,症状为颜面、臀部、四肢明显浮肿,上呼吸道浮肿,声音嘶哑甚至发生呼吸困难。 五、免疫球蛋白血症 血中出现异常免疫蛋白或来源于特定株(Clone)的免疫球蛋白异常增加者称免疫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Cryoglobulin)是在37℃以下发生沉淀的蛋白质,血中出现冷蛋白时称冷球蛋白血症。它在SLE、PSS、SjÖgren综合征、天疱疮、类肉瘤、麻风等都是阳性。尽管抗原抗体各不相同,但是冷球蛋白血症的共同的皮肤改变为四肢未端的发绀、紫癜、坏死雷诺氏现象。 六、变态反应的分类 机体受抗原(包括半抗原)刺激后,产生相应的抗体或致敏的淋巴细胞,当再次接触同一种抗原后在体内引起体液性或细胞性的免疫性反应,由此导致组织损伤或机体生理机能障碍称为变态反应,又叫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可以分为六型,但目前临床仍普遍引用Gell和Coomb′s的建议,其分类为: (一)第Ⅰ型变态反应,即速敏型。此类反应是由于抗原与IgGE为主的抗体相互作用所引起。它可以导致肥大细胞内嗜碱性颗粒脱落,释放颗粒中化学介质,如组胺,缓慢反应物质嗜酸性白细胞趋化因子等,这些物质作用于靶器官,引起局部平滑肌痉挛,血管通透性增高,微血管扩张充血,血浆外渗,水肿,腺分泌亢进及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等。 属于此型的常见皮肤病有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 (二)第Ⅱ型变态反应,又称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是机体产生对细胞本身成分或固着于细胞的抗原(半抗原)的抗体,当与相应抗原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时,由补体参与而发生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 属于此型的皮肤病有:药物过敏引起的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自身免疫病中的天疱疮、类天疱疮等。 (三)第Ⅲ型变态反应,即免疫复合物反应型。对某种抗原产生的沉降性抗体与该抗原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即称免疫复合物。其沉着于血管壁基底膜及其周围,发生以小血管壁为中心的变化,由此发生器官及组织损伤。 属此型变态反应皮肤病有:某些药物引起的血清病样综合征、血管炎、SLE肾小球肾炎等。 (四)第Ⅳ型变态反应,即迟发型变态反应,是由致敏淋巴细胞引起的免疫反应,与血清抗体无关。机体受抗原刺激后,T淋巴细胞大量分化、增殖,最后形成效应淋巴细胞,这种细胞再遇抗原时,常在1~2天后发生剧烈反应。可以使巨噬细胞向局部游走、聚集、并使巨噬细胞激活。因而迟发型变态反应部位的浸润细胞重要是巨噬细胞与淋巴细胞。 属此型的皮肤疾患有:结核菌素型皮肤反应,接触性皮炎及湿疹类皮肤病等。 七、皮肤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实际上是指人体内主要的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它不仅与器官移植有密切关系,且对某些疾病发生也有一定影响。 HLA与皮肤病关系见表3-1 表3-1 HLA与皮肤病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