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硫脲类《药理学》

一、硫脲类

硫脲类可分为二类:(1)硫氧嘧啶类,包括甲硫氧嘧啶(methylthiouracil),丙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2)咪唑类,包括甲巯咪唑(thiamazole,他巴唑),卡比马唑(carbimazole,甲亢平)它们的化学结构如下:

硫脲类化学结构

【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硫脲类的基本作用是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所中介的酪氨酸的碘化及偶联,而药物本身则作为过氧化物酶的底物而被碘化,使氧化碘不能结合到甲状腺球蛋白上,从而抑制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硫脲类药物对已合成的甲状腺激素无效,须待已合成的激素被消耗后才能完全生效。一般用药2~3周甲亢症状开始减轻,1~3个月基础代谢率才恢复正常。本类药物长期应用后,可使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下降,反馈性增加TSH分泌而引起腺体代偿性增生,腺体增大、充血,重者可产生压迫症状。

丙硫氧嘧啶还能抑制外周组织的T4转化为T3,能迅速控制血清中生物活性较强的T3水平,故在重症甲亢、甲亢危象时该药可列为首选。此外,硫脲类药物尚有免疫抑制作用,能轻度抑制免疫球蛋白的生成,使血循环中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thyroid stimulating immunoglobulin TSI)下降,因此对甲亢患者除能控制高代谢症状外,对病因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因认为甲亢的发病与自体免疫机制异常有关。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1.内科药物治疗 适用于轻症和不宜手术或131I治疗者,如儿童、青少年及术后复发而不适于131I治疗者可用。开始治疗给大剂量以对甲状腺激素合成产生最大抑制作用。经1~3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当基础代谢率接近正常时,药量即可递减,直至维持量,疗程1~2年。

2.手术前准备 为减少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病人在麻醉和手术后的合并症,防止术后发生甲状腺危象。在手术前应先服用硫脲类药物,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或接近正常。然后于术前两周加服碘剂,以利手术进行及减少出血

3.甲状腺危象的治疗 甲状腺危象的患者可因高热、虚脱、心力衰竭、肺水肿、电解质紊乱而死亡。此时除主要应用大剂量碘剂和采取其他综合措施外,大剂量硫脲类可作为辅助治疗,以阻断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普萘洛尔等也是甲亢及甲状腺危象时有价值的辅助治疗药,用于不宜用抗甲状腺药,不宜手术及131I治疗的甲亢患者。主要通过其阻断β受体的作用而改善甲亢的症状。此外还能抑制外周T4脱碘成为T3,因T3是主要的外周激素,故这一作用有助于控制甲亢。

β受体阻断药不干扰硫脲类药物对甲状腺的作用,且作用迅速,对甲亢所致的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增强等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的表现很有效。但单用时其控制症状的作用有限。若与硫脲类药物合用则疗效迅速而显著。

【体内过程】硫氧嘧啶类药物口服后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约为80%。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75%,在体内分布较广、易进入乳汁和通过胎盘。主要在肝内代谢。t1/2为2小时。

甲巯咪唑的血浆t1/2约为4.7小时,但在甲状腺组织中药物浓度可维持16~24小时,其疗效与甲状腺内药物浓度有关,而后者的高低又与每日给药量呈正相关。每日给药一次(30mg)与每日给药三次(每次10mg)一样,都可发挥较好的疗效。

卡比马唑为甲巯咪唑的衍化物,在体内转化成甲巯咪唑而发挥作用。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搔痒、药疹等过敏反应,多数情况下不需停药也可消失。严重不良反应有粒细胞缺乏症。一般发生在治疗后的2~3个月内,故应定期检查血象,若用药后出现咽痛或发热,立即停药则可恢复。特别要注意与甲亢本身所引起的白细胞总数偏低相区别。

上一页:第二节 抗甲状腺药
当前页:一、硫脲类
下一页:二、碘及碘化物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