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区号0598 | 邮政编码366000 | ||
位置 地理 气候 人口 政区 历史 经济 交通 旅游 相关链接 | |||
|
|||
位于福建省中部偏西,三明市南部,沙溪上游,鹰厦铁路线上。东与大田县交界,南与漳平市和新罗区毗邻,西与连城、清流两县相连,北与三元区和明溪县接壤。地处东经116°56′—117°47′,北纬25°33′—26°12′。 |
|
地理 | 回到页首 |
地处较高的闽西大山带与闽中大山带之间,全境地势东、西、南三面群山连绵,峰峦叠嶂,山高谷深,市区 海拔高度一般在180米左右。北部贡川沙溪沿岸海拔仅150米,境内多山地、丘陵、平原,大丰山海拔1705米,为本境最高峰。水力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九龙溪、文川溪、苏坑溪等。 |
|
气候 | 回到页首 |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9.1℃,1月平均气温9.1℃,7月平均气温28.1℃,年均降水量1581毫米。境内主要自然灾害为干旱、洪涝、冰雹、大风、低温等。 |
|
人口 | 回到页首 |
永安市总人口32万。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2%,其余均为汉族。 |
|
政区 | 回到页首 |
永安市面积2 942平方千米。 |
|
历史 | 回到页首 |
永安原为沙县属地,称浮流司。明景泰三年析沙县新岭以南24都上4保至31都、龙溪县宝山以西40都至43都置永安县。清雍正十年版《永安县志》称:“尚思置县命名之意,保其治于不废,则民得其安矣。民得其安,则官亦安矣。上下相安,然后可保其治于永久也,”故名永安。明嘉靖十六年析置大田县。隆庆六年析置宁洋县。1956年7月9日,撤销宁洋县,其部分行政区域并入永安县,1984年9月撤县,设立县级永安市 ,属三明市管辖至今。 |
|
经济 | 回到页首 |
本境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均名列全省前茅。以产贡川草席驰名,为国家南方重点林区,福建省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丰富的资源为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奠定了基础。现在全市拥有电力、煤炭、建材、化工、森工、针纺、造纸、塑料制品等工业企业两百多家。已成为福建省新兴的工业城市。已探明的矿藏主要有煤、石灰石、重晶石、铁、锰、钾长石、方解石、石英石等十余种。水利资源理论蕴藏量达三十多万千瓦,已开发约二十万千瓦。永安贵湖矿泉水,日流量三百多吨,又因这里矿藏丰富,所以有“金山银水”之称。 |
|
交通 | |
永安市为闽西北货物最大的集散地,铁路、公路货物运输较为发达,境内交通方便。鹰夏铁路贯穿全境,公路四通八达 ,交通十分便利。 |
|
旅游 | 回到页首 |
永安山清水秀,距城区九千米的“桃源洞”被誉为“小武夷”。其中“一线天”长百余米,高九十米,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游桃源洞,称“一线天”为全国之冠。永安石林距市区十多千米,为我国东南沿海所特有,天宝岩自然保护区是省内外罕见的物种基因库。此外还有南北双塔、安贞堡、龟山公园等主要旅游景点。土特产品有永安白笋干、吉山酒等。 |
|
相关链接 | 回到页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