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区号0879 | 邮政编码665800 | ||
位置 地理 气候 人口 政区 历史 经济 交通 旅游 相关链接 | |||
|
|||
位于云南省南部,思茅地区西南部。东、东北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南部界缅甸,西北邻西盟佤族自治县。地处东经99°09′—99°46′,北纬22°05′—22°32′。 |
|
地理 | 回到页首 |
境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昂朗山,海拔2 603米,南卡江出境处最低,海拔500米。 孟连、勐马两坝其面积均在万亩以上,另有数个千亩以上的平坝。南卡江、南马河、南垒河、格浪溪河为境内主要河流。 南卡江由西盟县入境,流经境内多个乡镇,从勐阿出境后流入萨尔温江,流长50多公里,为中缅边境西段之界河。南马河,发源于腊福大黑山,由南向北流至勐马,转向西流至勐阿入南卡江,全长40公里。南垒河,发源于澜沧县芒东,流经景信乡、腊垒乡后流入缅甸汇于湄公河,在境内流长54公里。 |
|
气候 | 回到页首 |
属北亚热带气候,热量充足,四季不分明,夏季较长,无明显的冬季。霜期短,霜日多,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9.6℃, 极端最高气温达36℃,年平均降水量1 373毫米,主要集中在5—10月份,雨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8%。境内风速一般为3级,最高可达6—7级。洪涝、干旱、冰雹、霜冻、寒害等为本地主要自然灾害。 |
|
人口 | 回到页首 |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总人口11万。有傣、拉祜、佤、汉、哈尼等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7.2%。 |
|
政区 | 回到页首 |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面积1 957平方千米,辖2个镇、5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共39个村民委员会,县城驻地孟连镇。 |
|
历史 | 回到页首 |
孟连,系由傣语“勐两”转音而来,意为一块好地方。西汉时期属哀牢地。东汉—西晋为永昌郡西南境。唐南昭时期称“茫天连”,属茫部地,隶永昌节度。宋大理时期称“孟连”,属永昌府。孟连一名从此始用。清朝康熙四十八年设立孟连宣抚司,属永昌府。此后隶属多变,于1954年成立县级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区。1959年改名为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属思茅地区管辖至今。 |
|
经济 | 回到页首 |
境内 林业用地面积较广,森林面积达11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0%。树种以龙血树、美登木、楠木、橡胶、袖木、紫袖木等较为珍贵,其中龙血树资源丰富。用材林有松、杉、樟、椿等,热带水果有菠萝、菠萝蜜、芒果、香蕉等10多种。此外境内还有丰富的竹林,如著名的有直径达30—40厘米的龙竹,以及大金竹等。野生动物主要有虎、熊、山驴、穿山甲、巨蟒等。此外害盛产橡胶、茶叶、砂仁等。工业形成了以制糖、橡胶、茶叶加工为主的工业行业,建立了电力、煤炭、建筑材料等门类,拥有固定资产投资1亿多元。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银、铁、锌、锰、石灰石、水晶石等。 |
|
交通 | |
县城距昆明市645公里(公路里程),距思茅市230公里,距东北重镇景栋不到100公里。是通向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门户。多条县级道路及其他简易乡镇道互相连通,可通往附近县乡村,交通较为便利。 |
|
旅游 | 回到页首 |
境内 各族人民有自己的民族风俗文化艺术,以傣族马鹿舞和指甲舞、拉祜族芦笙舞、佤族木鼓舞最具特色。各民族独特的节庆活动和宗教仪式、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是进行人类学研究和旅游观光的好地方。此外,还可组织跨境旅游,领略异国风光民情,具有较好的旅游开发价值。县境有清代傣族土司建筑,孟连宣抚司署至今保存完好,是汉、傣文化结晶,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地有十多处景冒大溶洞,洞内有多座宽阔的大厅,犹如一座精巧玲珑的艺术宫殿。各种石兽、石笋、石柱林立,钟乳欲滴,晶莹剔透,光彩夺目,景色奇特瑰丽。 |
|
相关链接 | 回到页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