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区号0554 | 邮政编码232000 | ||
位置 地理 气候 人口 政区 历史 经济 交通 旅游 相关链接 | |||
|
|||
位于安徽省中北部,淮河南岸。 东与怀远、定远二县相连,南与长丰县接壤,西与颍上、寿县毗邻,北靠利辛、蒙城两县地。 |
|
地理 | 回到页首 |
地处华东腹地,淮河平原,全市地形较复杂,即有山丘、岗地,又有平原、湖洼,但基本上呈丘陵和平原两大单元,淮河由西向东流经本市。淮河以南沿边界一线以上窑山、舜耕山、八公山为主体的丘陵连绵;淮河以北的河间平原地势平坦,约占全市总面积的93.6%。水利资源极为丰富,除淮河外还有窑河、黑河、泥河、架河、西淝河、东淝河六条天然河以及茨淮新河、永幸河两条人工河。在淮南两岸低洼地带分布有高塘湖、花家湖、焦岗湖、汤鱼湖、十涧湖、蔡城湖、施家湖等众多湖泊。此外在丘陵地带还有泉山、乳山、南塘等水库。 |
|
气候 | 回到页首 |
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5.2℃,年平均降水量970毫米左右。 |
|
人口 | 回到页首 |
淮南市总人口205万。 |
|
政区 | 回到页首 |
淮南市面积2 178平方千米,全市辖5个市辖区、1个县。
淮南市政区图
|
|
历史 | 回到页首 |
淮南是一块古老而富绕的土地,孕育着灿烂的历史文化。西汉王刘安在八公招贤纳士,讲经论道,论才治学,编纂出千古名篇淮南子,为中国的思想文化和人类饮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汉代及隋朝时属淮南郡地。宋代以后分属淮南西路、安丰路、寿州等。1950年设淮南市。现为地级淮南市。 |
|
经济 | 回到页首 |
良好的气候条件,肥沃的土壤,为农作物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环境。盛产水稻、小麦、豆类、油菜、芝麻、棉花、花生、黄麻、石榴、芦苇、鱼等物产。工业以煤炭为主兼有机械、电力、化工、造纸卷烟、医药、食品等门类。淮南地下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有煤、白云岩、石灰石、大理石、钾长石、磷矿、陶瓷粘土、耐火粘土、山砂、紫砂、河沙、矿泉水等多个矿种,有“百里煤城”、“能源城”之称。 |
|
交通 | |
淮南地理位置优越,淮南与皖赣铁路线相连,华东第二道线贯穿境内,公路四通八达 ,206国道穿越市境,另有水家湖至张楼、阜淮铁路及其它十多条公路干线通过。水陆交通便利,淮河四季通航,可通过洪泽湖、京杭运河、长江到达上海的淮申水上煤炭运输线。 民航南有合肥骆岗机场,东有蚌埠机场,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地。 淮南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目前已拥有数字微波、光纤通讯、自动转报、程控交换、无线寻呼等通讯设备和技术,已开通程控电话17万多部。 |
|
旅游 | 回到页首 |
淮南市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有战国时淝水之战古战场遗址、赵国大将军廉颇墓、春申君黄歇墓、淮南王刘安墓等古墓葬以及中国古代“七大瓷都”之一的“古寿州窑”窑址、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的“茅仙古洞”,距今约十亿年的“古生物化石群”、有闻名遐尔的八公山森林公园以及南塘风景区、孙家花园、春申君墓等估计名胜,都倍受中外游客青睐。 西汉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山下主持编纂了兼容诸子百家之长的《淮南子》。淮河流域劳动人民创造的民间歌舞—花鼓灯,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东方芭蕾”。淮南是中华美食—豆腐的发源地。 |
|
相关链接 | 回到页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