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区号0591 | 邮政编码350001 | ||
位置 地理 气候 人口 政区 历史 经济 交通 旅游 相关链接 | |||
|
|||
位于东海之滨,闽江河口平原。濒江临海,气候宜人,风光秀丽。北宋起遍植榕树,绿荫满城,故有“榕城”之称。城内三山鼎峙,独具风格,故又别称“三山”。 |
|
地理 | 回到页首 |
境内主要河流有闽江、西湖等。 |
|
气候 | 回到页首 |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雨量丰富,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19.6℃,1月平均气温10.5℃,7月平均气温28.7℃,年均降水量1343毫米。台风为本市主要自然灾害。 |
|
人口 | 回到页首 |
福州市总人口589万,以汉族为主。其中海外侨胞约70多万人,台胞80多万。 |
|
政区 | 回到页首 |
福州市面积12 154平方千米,现辖5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6个县。福州是福建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国十四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之一。
福州市政区图
|
|
历史 | 回到页首 |
福州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代为省郡治所在地,宋、明曾一度为临时帝都。西汉始元二年置冶县,为闽越王都冶城所在地。东汉建安元年改侯官县。晋太康三年析置原丰、温麻2县。南朝梁天监年间侯官县与原丰县合并为东侯官县。隋开皇九年东侯官县更名原丰县,十二年易名闽县。唐武德六年析置侯官县,此后为福州州、路、府治。1912年侯官县和闽县合并为闽侯县,1943年改林森县(1950年4月19日复名闽侯县)。1946年析置福州市,由福建省管辖,为福建省省会。1949年8月17日,福州市解放,26日福州市人民政府成立,为省辖地级市。 |
|
经济 | 回到页首 |
福州是中国重要对外贸易港口之一,有“花果鱼米之乡”之称。已成为福建省最大的、门类较齐全的工贸基地。能源建设有较大规模的发展。有储量达百余万千瓦的火电厂,有装机容量为140万千瓦的水口水电站,此外还建成了总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的中小型水电站。质好量大的闽江水提供了丰足的水源,城市给水普及率现已达94%,日产30万立方米的煤气厂即将投产。主要自然资源有叶腊石、硅砂、明矾、高岭土、花岗岩等。 |
|
交通 | |
福州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航空班机已直达新加坡及香港等全国多数大城市。耒福铁路与全国铁路网连通,公路四通八达,南抵广州,北达江、浙等地。随着闽江的梯级开发,内河航运将可通达半省,作为历史上有名的港口城市,福州正大力建设深水泊位,推动福州走向世界。2002年本市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为3 907万吨。 |
|
旅游 | 回到页首 |
福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历代留存文物古迹多达四千余处,有端庄古朴的千年建筑华林寺大殿,举世无双的雪峰寺唐“树腹碑”,重逾十万斤的开元寺宋铸大铁佛等。由此也给福州的旅游业带来了勃勃生机,使福州成为沟通省内外的窗口。境内还以量大质优的温泉闻名于世。湿泉带位于城市中心,纵贯南北,面积在五平方千米左右,其温度达60~93℃,属氨矿泉水,富含十多种元素。目前福州正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兴办休、疗养等企事业。为海内外旅客提供康乐场所。 |
|
相关链接 | 回到页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