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县

电话区号0311 邮政编码050600
位置  地理  气候  人口  政区  历史  经济  交通  旅游  相关链接

位置

回到页首

    行唐县位于河北省西部偏南,石家庄市北部。东与曲阳县隔大沙河相望,南邻新乐市和正定县,西界灵寿县,北接阜平县。地处东经114°10′—114°41′,北纬38°21′—38°43′。

地理 回到页首

    地处太行山山脉东麓边缘与冀西平原交接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东、南部为山前平原区,海拔为75—150米;中部为山前丘陵区,高度均在150—225米之间;西部为太行山浅山区,海拔高度一般在225—960米之间。卧长顶海拔960米,为县境最高峰。境内河流均属海河流域的大清河水系,主要有磁河、郜河和曲河等。

气候 回到页首

    本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年平均气温12℃左右,年平均降水量48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约200天。境内偶尔会出现冰雹、干旱等自然性灾害气候。

人口 回到页首

    行唐县总人口41万。其中汉族约占40万人,其余为壮、满、土家等少数民族。

政区 回到页首

    行唐县面积1 025平方千米,县城驻地龙州镇。辖4个镇、1个乡、330个行政村。

历史 回到页首

    本境历史悠久。早在远古陶唐氏时期就有人类聚居。公元前221年置南行唐县,属钜鹿郡。太和十四年改置唐郡,七年后郡废。唐长寿二年改行唐为彰武县。此间历有废置,同光初年复名为行唐县,属镇州。后晋天福元年改行唐县为永昌县;后汉时期再次复名为行唐县,隶属不变。1949年隶属河北省定县专区;1954年属石家庄专区。1958年行唐县并入新乐县;1962年恢复行唐县原建制。1970年改属石家庄地区,现属石家庄市管辖。

经济 回到页首

    行唐县是河北省粮食、油料重点产地之一,为全国奶山羊建设基地县、河北省商品猪基地县和烤烟基地县。红枣、红薯、乳业三大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其中奶牛存栏3.4万头,居全市榜首,全省前列。红枣栽植35万亩,常年产量在5000万公斤左右,居全国第五,全省第三。曾获深圳“金鹏杯”奖,畅销国内外。县境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薯类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等。工业发展较快,全县拥有工业企业7 000多家。主要行业有化工、机械、电子、建材、采矿、纺织、服装、塑料、造纸、食品加工等20多个。主要产品有优质云母、立德粉、水泥、乳制系列产品、红薯脯、红薯淀粉及粉条、柳编制品等260多个。商贸经济繁荣活跃,全县拥有轻工、药材、花生、红枣、粉条、牲畜、水果、蔬菜等专业市场17座。座落在县城内的龙州商城占地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是华北14大集贸中心之一。口头镇红枣专业批发市场辐射15个省(市)区,年成交量在3万吨以上。矿藏资源有石灰石、蛭石、石英、白云石、硅线石、钾长石、大理石等矿。

交通

回到页首

    本境南距石家庄国际机场25公里,北距首都北京240公里,东距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15公里。境内交通以公路为主,多条省道与县级干线公路纵横交错,相互连接,交汇与县境中部,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的网状结构。另有铁路东西横亘全境。交通极为便利。

   本境设有电视台及有线电视台各1座,装有万门程控电话设备,并办有无线寻呼和移动电话业务,全县建有28个电信基站,基本实现了通讯网络连通各地。

旅游 回到页首

    境内旅游景点独具风格。有被誉为“河北泰山”的鳌鱼山,其山峰挺秀,松柏常青;孔雀湖群山环抱,嵌隐枣海;龙州旅游区水清沙净,林木成荫,被誉为“北国江南”,是旅游、度假、疗养理想乐园。本地服务设施功能齐全,有多座装饰豪华的现代化宾馆,宾馆内娱乐设施齐全。土特产有行唐红枣、柳编、粉条等。

相关链接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