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区号0454 | 邮政编码154002 | ||
位置 地理 气候 人口 政区 历史 经济 交通 旅游 相关链接 | |||
|
|||
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 东与双鸭山市毗邻,南与牡丹江、七台河、鸡西三市接壤,西与哈尔滨、伊春两市相连,北与鹤岗市交界。国境线总长449公里,东隔乌苏里江、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边区相望。由于特殊地理位置,故有“东方第一城”之称。 |
|
地理 | 回到页首 |
本境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汇流的三江平原腹地,地势南高北低。 佳木斯之最: ·乌苏镇是我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 ·三江平原是全国唯一的黑土平原; ·佳木斯电机厂是全国最大的特种电机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防爆电机,起重冶金电机、屏蔽电机的创始厂; ·桦川星火拖拉机站始建于1952年,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国营拖拉机站; ·史氏鲟鱼和达氏鳇鱼是全国唯一资源,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鱼类之特产; ·秋鲑鱼是全国唯一鲑鱼资源,是黑龙江、乌苏里江鱼类特产; |
|
气候 | 回到页首 |
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温暖。年平均降水量530毫米。年均无霜期140天左右。 |
|
人口 | 回到页首 |
佳木斯市总人口239万。 |
|
政区 | 回到页首 |
全市面积31 528平方千米,辖5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4个县。是黑龙江省东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
|
历史 | 回到页首 |
佳木斯旧名东兴镇。宣统二年曾为桦川县治。1937年正式设置佳木斯市。1945年,佳木斯市获得解放,同年11月成立合江省,佳木斯为省会。1949年合江省并入松江省,为松江省直辖市。1954年松江省并入黑龙江省,仍为省直辖市。其后行政区划几经变更,1985年地、市合一,实行市管县新体制。 |
|
经济 | 回到页首 |
本境是世界三大黑土平原之一的三江平原主体。现有耕地面积1 100多万亩,农村人均占有耕地7.6亩,有可垦荒地314万亩,宜牧荒地220万亩,宜林荒地87万亩,宜渔水面47万亩,开发潜力巨大。农业初步形成了近郊的蔬菜基地。远郊主要种植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 本地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三江平原重点开发区。肥沃的黑土地盛产大豆、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以及烤烟、亚麻、甜菜、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本市还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工业主要有发电、纺织、电子、木材加工、造纸、煤矿机械、粮油和食品加工等企业。在改革开放中,已形成了以防爆电机、农业机械、造船为重点的机械、电子工业;以生产棉、麻、毛和化纤产品为主的纺织业;以木材综合利用为主的造纸、木制品加工工业;以乳制品、饮料、制糖为重点的食品加工等工业体系。矿产资源丰富,除煤炭、石灰石、黄金三大富矿外,还有大理石、石英石、花岗石、沸石、泥炭、草炭、矿泉水、天然气以及铁、铜、镍、锌、锡、铅、铬等50多种金属矿藏,蕴藏量颇富。 |
|
交通 | |
佳木斯是 黑龙江省东北部交通枢纽。绥佳、牡佳、佳鹤、佳富铁路交汇于此,可连通全国各地。公路四通八达,西到哈尔滨,东达富锦、同江市及三江平原各县。松花江有水运之便 ,全市有佳木斯、富锦、同江、抚远、桦川五个国家一类口岸。客货运可顺黑龙江直下,经鞑靼海峡驶抵日本、韩国、美国以及东南亚各国。此外,佳木斯 大型国际机场,有飞往北京、深圳、大连、哈尔滨以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的国内、国际航线。形成了陆、水、空立体交通运输网。 本境网络通讯设备齐全,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全境,移动交换机总容量在四十万门以上,市话程控交换机容量超过六十万门。高速宽带接入互连网已开始启动。 |
|
旅游 | 回到页首 |
境内山峦叠嶂、江河纵横,冬季,三江平原为一望无垠的冰雪上所覆盖,是狩猎、滑雪的理想之地;夏季麦海翻金、稻花飘香。全市有8家大型旅行社,星级宾馆5家。现已开辟佳木斯至哈巴、比罗比詹、共青城、莫斯科等城市一日游、二日游、四日游、八日游等多条国际旅游线路。还开辟了佳木斯至同江赫哲族民俗风情游;桦川、富锦、同江、抚远古迹文化游;洪河农场农业观光游;汤原亮子河原始森林风景游;桦南森林蒸汽机车观赏游;汤原、桦南、富锦日本开拓团旧地游,年接待游客在50万人次以上。 境内有西林公园、杏林湖公园、柳树岛及刘英俊英雄事迹陈列馆等名胜古迹。 |
|
相关链接 | 回到页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