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区号028 | 邮政编码611330 | ||
位置 地理 气候 人口 政区 历史 经济 交通 旅游 相关链接 | |||
|
|||
位于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过渡地带,成都市西部。东北界崇州市,东南邻邛崃市及新津县,西北接宝兴、庐山、汶川三县地。地处东经102°54′—103°45′,北纬30°25′—30°49′。 |
|
地理 | 回到页首 |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倾斜状递降。地貌主要为山地、深丘陵区、平坝区三种类型。邛崃山脉西北—东南延伸入境。最高点为县境西北部的苗基岭,海拔5364米。黑水河、粗石河、西河、黄水河等为境内主要河流。 |
|
气候 | 回到页首 |
本县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气温由东南向西北气温逐渐降低,雨量逐渐增多,日照逐减,无霜期逐渐缩短,形成多种气候区。平坝区年平均气温16.1℃,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丘陵区年平均气温15.3℃;年平均降水量1197毫米;山区年平均气温14.4℃,年平均降水量1314毫米左右。 |
|
人口 | 回到页首 |
大邑县总人口50万。其中汉族约49万,其余为少数民族。 |
|
政区 | 回到页首 |
大邑县面积1 212平方千米,县城驻地晋原镇。 |
|
历史 | 回到页首 |
唐咸亨二年置大邑县,隶属邛州。明洪武九年邛州改名为邛县,大邑县属嘉定州。十一年撤消大邑县,并入邛县。明洪武十三年复置大邑县,隶属嘉定州。1929年直属四川省。1935年隶属四川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隶属眉山行政区。自1950后隶属多变,于1983年改属成都市管辖至今。 |
|
经济 | 回到页首 |
农业主产粮食、蔬菜、蚕桑、甘蔗、水果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为大宗。境内森林资源丰富,用材林主要有杉树、柏树、香樟、桉树等;经济林树种有油桐、油茶、板栗、棕树、漆树等。此外还有药用植物黄连、厚朴、杜仲等。工业有煤炭、电力、冶金、机械、建筑材料、纺织、工艺美术、食品等门类。尤以煤炭、食品、化学工业、电力发展极为迅速。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床为主,大多为沉积矿床。主要有煤、石膏、蛇纹石、石灰石、白云石等。金属矿有铜、铁、金、铅、锌等。 |
|
交通 | |
境内交通以公路为主。318国道、省道穿越县境,县级公路及其它简易道路连接邻近乡镇和附近各县,大多数乡村均有公路相连通,交通较为便利。 |
|
旅游 | 回到页首 |
境内旅游景点颇多。主要有佛教早期传播地—雾中山、道教发祥地—鹤鸣山、为擅园林自然风光之胜地—静惠山公园,以及地主庄园陈列馆、原始林风景区等名胜游览地。其中原始森林风景区,是以原始森林为依托,以山景、水景、天景、气景为主景,石异峰奇,林密泉飞,珍惜动植物极为丰富。集雄、秀、壮、奇、阔、险于一体,具有游览、疗养、探险、科学考察等多种功能游览价值。土特产大邑茶,历史悠久,雾山茶享有“名高蜀国”“品重巴川”之盛名。另有红梅,经加工制品,远销日本等国,是外贸出口产品之一。此外还有唐场豆腐乳等名特产。 |
|
相关链接 | 回到页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