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市

电话区号0833 邮政编码614200
位置  地理  气候  人口  政区  历史  经济  交通  旅游  相关链接

位置

回到页首

    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东与乐山市市中区和沙湾区接壤,南与峨边彝族自治县交界,西与洪雅县毗邻,西南与金口河区交界,北与夹江县相连。地处东经103°10′—103°37′,北纬29°16′—29°43′。

地理 回到页首

    地处大渡河和青衣江汇流地区,境内地形以山地为主,兼有平坝。峨眉山屹立本市西南边境,二峨山、三峨山雄居南端,四峨山威镇北面,四山相连,层峦叠嶂,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为境内最高点。峨眉山东北部,是川西平原的西南边缘部分所形成的峨眉平原;中部为低丘地带,东部为平川沃野,海拔均在386—3099米之间。地势大致为西南高、东北低,形成天然的自流灌溉体系。境内堰渠纵横交错,河塘、水库星罗棋布,主要有双福河、龙池河、龙门河、杨河、峨眉河等多条天然河流。

气候 回到页首

    本市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型气候。由于地势高低相差悬殊,气候垂直差异较大,平坝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区气温较低,阴湿多雾,具有明显的气候垂直分布特点。平坝区年平均气温17.2℃,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山顶年平均气温3.1℃,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310天。

人口 回到页首

    峨眉山市总 人口43万。包括汉族、回族、满族、土家族、藏族、苗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约1000人,其余均为汉族。

政区 回到页首

    峨眉山市面积1 151平方千米。

历史 回到页首

    峨眉山市以境内的峨眉山而得名。隋开皇十三年置峨眉县。1949年成立县人民政府。1985年隶属乐山市辖县。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消峨眉县,设立县级峨眉山市,由省直辖。现隶属四川省乐山市管辖。

经济 回到页首

    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红薯、马铃薯、豆类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棕片、生姜、大蒜、水果、茶叶、药材为主。动植物资源被誉为“动植物王国”和世界罕见的天然种质基因库。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珙桐、银杏、杜鹃、冷箭竹等树种;药用植物以牛膝、厚朴、杜仲、黄柏、天麻等最为著名;有国家重点保护的大鲵、猕猴、熊猫等珍稀动物。工业拥有建筑、发电、纺织、建材、冶金、机械、运输、能源、化工、服务等行业。境内矿泉水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以煤、铁、铜、石灰石、芒硝、花岗岩、钾长石等为主。

交通

回到页首

   境内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通达邻近市区县,并连通各乡镇村及个厂矿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开辟了到达峨眉山旅游地的专线和客运索道。 铁路方面:成昆铁路线南北斜穿市境东部,交通十分便利。

旅游 回到页首

    境内峨眉山,其山势雄伟,风光旖丽,景色多姿,有“高出五岳,秀甲九州”之称。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全国景层高、功能多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声誉中外。山中峰回路转,层峦叠嶂,天光一线,烟云缭绕、瀑布飞流,景色极为壮观。文化遗产瑰丽多姿,庙宇建筑典雅别致。境内旅游景点众多,主要有万年寺普贤铜像和宋代宝刹飞来殿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华严铜塔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吸引众多的中外游客到此参观游览。

相关链接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