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县

电话区号08065 邮政编码853500
位置  地理  气候  人口  政区  历史  经济  交通  旅游  相关链接

位置

回到页首

    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唐古拉山南麓,安多错那湖东部。东北接巴青县,东南邻比如县,南靠那曲县,西连安多县,北界青海省杂多县。地处东经91°43′—93°24′,北纬31°36′—33°27′。

地理 回到页首

    该县地处藏北南羌塘高原大湖盆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在4700米左右。境内有山峦起伏,沟壑纵横,西北部一些山峰常年积雪,中部和南部的山峰相对高差大,低山丘陵与谷地错落相间。著名的山脉是横亘在北部的唐古拉山,山体高耸雄伟,岭脊参差起伏,冰峰林立,风雪弥漫。境内河流蜿蜒曲折,多属长江、怒江两大水系,以曲桑河、索曲河、当曲河、下秋曲为主。

气候 回到页首

    本县境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季风气候。1月份平均气温-1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可达-40℃;7月份气温10℃左右,极端最高气温达20℃。无绝对无霜期。冬长无夏,全年雨雪日100天左右。偶尔即使7、8月,也会有寒风吹过,大雪纷飞。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6—9月份。境内自然灾害频繁,常见的有雪灾、风灾、旱灾、地震等。这些灾害是制约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人口 回到页首

    聂荣县总人口3万,其中大部分为藏族人口。

政区 回到页首

    聂荣县面积10 258平方千米,县城驻地达宗乡聂荣村。

历史 回到页首

    聂荣藏语意为“悦耳谷”。元朝时,境内出现了三个部落。明初又形成了一个部落。后来这四个部落与比如、巴青、丁青等境内的另外一些部落一起,结成了在藏族历史称之为“三十九族”的大集团,其活动的范围称“三十九族地区”。明朝中叶后,三十九族地区归附占据在青海的土默特部俺答汗,喀尔喀部却图汗。1637年又为蒙古和硕特据有。1732年清政府将三十九族地区暂划归西藏管辖。1751年又将该地划归驻藏大臣直接管理。1916年西藏地方政府在此设霍尔基巧,管理各部落。1942年撤消霍尔基巧,将三十九族地区划分为聂荣等6个宗。1960年8月1日,成立聂荣县人民政府。隶属那曲地区管辖至今。

经济 回到页首

    聂荣县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牲畜有牦牛、藏系绵羊和山羊、马等。主要畜产品有羊毛、酥油、牛羊绒、皮张、牛羊肉等。主要野生动物有藏羚羊、野驴、野山羊、黄羊、盆羊、岩羊、马鹿、狗熊、獐子、旱獭、水獭、高原兔、狐狸、猞猁、雪鸡、马鸡、野鸽、黄鸭、灰鸭、黑颈鹤、天鹅、乌鸦、秃鹫、虫草、贝母、大黄、雪莲花等。工业主要为传统的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有藏被、糌粑口袋、腰带等。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铅、锌、煤、花岗岩等。

交通

回到页首

    主要公路为那曲—聂荣公路和聂荣—吾拉区公路,长度分别为100公里和155公里。目前,全县1区13乡、100多个村均通公路,通车里程达575公里。还有乡村公路330公里。

旅游 回到页首

    本境内每年的8月上旬,各地牧民一般以乡为单位举行赛马会。赛马会的项目主要有赛马大跑、小跑、跑马拣哈达、跑马射箭等传统项目。特产品主要有酥油、皮张、羊毛、牛羊绒。

相关链接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