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

位置  地理  气候  人口  政区  历史  经济  交通  旅游  相关链接

位置

回到页首

    贵州省因曾设贵州布政司而得名,省境东北部在秦时属黔中部所以简称黔或贵。位于云贵高原东部,长江上游。东与湖南省相邻,西与云南省接壤,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北与四川省和重庆市毗邻。地处东经103°31′—109°30′,北纬24°30′—29°13′。

地理 回到页首

    贵州地貌属中国西部高原山地,海拔在千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向南、北、东三面倾斜。西部为高原,中部是山地高原,北部为山地,主要山脉有乌蒙山、大娄山、苗岭、梵净山等,省内散布着许多小盆地、丘陵、小平原,岩溶地貌广布,地形复杂。乌江、清水江、赤水河、都柳江、南盘江、北盘江等为境内主要河流。草海是省内最大的天然湖泊。

气候 回到页首

    贵州省地处副热带东亚大陆季风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湿润, 四季分明,多阴雨天气,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水充沛,光照条件充足,气候特点在垂直方向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显著。年平均气温10℃-20℃,年平均降水量900-1 500毫米。本地气候呈多样性,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秋风、凌冻、冰雹等较频繁,对农业生产危害尤为严重。

人口 回到页首

    贵州省总人口3 837万,有汉、苗、侗、布依、彝、水、回、仡佬、壮、瑶、土家等四十多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约占34.8%。2002年人口出生率17.96‰、死亡率7.21‰、自然增长率10.75‰。截止到2002年底本省就业人员达2 081万人。

政区 回到页首

    贵州省面积17万多平方千米,共辖2个地区、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9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56个县、11个自治县、2个特区,共697个镇、760个乡(253个民族乡)、82个街道办事处,省会是贵阳。

贵州省政区图

历史 回到页首

    贵州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全省各族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35年初,中国工农红军转战贵州高原,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了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其历史悠久,行政区划变动较大。春秋以前属荆楚的一部分。春秋时期,境内部族林立,以牂牁国最大。战国时期为楚国黔中地,夜郎国成为统治大部分地区的地方割据政权。秦、汉时分属牂牁、荆、益两州。唐置黔中道;宋时大部分地区属夔州路,开宝年间土著领矩州归顺朝廷,因土语“矩”曰“贵”,始有贵州一称谓。明朝时期设立贵州布政使司;清为贵州省,辖地基本划定。新中国成立后,全省行政区划又有新的变化。

经济 回到页首

    境内农业发展较快,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薯类,其它还有烟草、油菜、甘蔗、柞蚕茧、茶叶、棉花、苎麻等。2002年农业总产值为431亿元,粮食产量为1 034万吨,油料73万吨,糖料74万吨,水果40万吨,肉类139万吨。 畜牧业主要饲养牛、马、猪、羊、鸡、鸭、鹅等。野生动物有属国家一级保护的金丝猴、华南虎、白鹤、黑鹤、金雕、白头鹤、云豹、中华秋沙鸭等。林木、林果品类较多。用材树种有华山松、杉、马尾松等;特种经济树种有杜仲、漆树、盐肤木、棕榈等;木本油料树种主要有油茶、油桐、乌桕等;干果类树种有核桃、板栗等。珍稀树种有银杉、秃杉、鹅掌揪、桫椤、珙桐、水青树、闽楠等。工业形成了冶金、煤炭、电力、机械、化工、建材、卷烟、纺织、造纸、航空、食品等工业体系。矿产资源丰富, 具有储量多、品位高、分布集中等特点。主要有汞、重晶石、石膏、石棉、陶瓷土、镁等。

   
经初步核算,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为2267.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92.94亿元,比上年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981.96亿元,比上年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92.53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上年的18.6%、41.8%和39.6%调整为17.3%、43.3%和39.4%,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
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为5750元,按年末汇率折算,约合736美元。

    2006年,全省种植业实现增加值228.41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全省林业实现增加值16.86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全省畜牧业实现增加值133.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2006年,主要生产要素供求紧张状况明显改善,工业在优势产业带动下实现快速发展。全省工业增加值完成857.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7.5%。

    对外贸易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6.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进口总额5.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出口总额10.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9%。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6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38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2.9%。

交通

回到页首

    贵州交通以铁路为骨干,黔桂、川黔、桂昆、湘黔四条铁路成十字交叉,成为本省交通运输的大动脉,另有南昆铁路通过本省西南部;公路以贵阳、遵义、安顺等为中心,连接通过本省的铁路,使交通更加方便;内河航运里程长,有乌江、赤水河下游等重要航线;航空以贵阳为中心可通往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

    2006年交通运输能力继续提高。铁路、公路、水运完成货物周转量577.1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0.9%,完成旅客周转量341.17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1.6%;民航完成货邮吞吐量3.97万吨,比上年增长19.2%,完成旅客吞吐量375.60万人,比上年增长17.5%。

    2006年,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22.97亿元,比上年增长28.0%。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14.94亿元,比上年增长28.4%;邮政业务总量8.03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分别比上年增长26.9%和100.1%。

旅游 回到页首

    贵州省的黄果树瀑布由瀑、潭、洞组成,主瀑高74米,气势磅礴,响声如雷,附近还有石林、溶洞及红岩碑、关索庙、天龙庙等古迹,是旅游的最佳去处。贵阳市的甲秀楼黔灵山花溪地下公园等引人入胜,另外辟有织金洞红枫湖龙宫荔波樟江赤水等风景名胜区,以及梵净山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等旅游景点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中外游人。
   
旅游业增长速度加快。2006年,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4747.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1.8%,其中,国内旅游人数4715.75万人次,增长52.2%;实现旅游总收入387.05亿元,增长54.1%。
更多>>

相关链接 回到页首
 
     数字贵州    贵州综合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