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

位置  地理  气候  人口  政区  历史  经济  交通  旅游  相关链接

位置

回到页首

    江苏简称苏,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跨华北平原和长江下游平原,扼长江、淮河下游 。东部濒临黄海,北与山东省接壤,西与安徽省毗连,南与浙江省和上海市毗邻。地处东经116°22′—121°55′,北纬30°45′—35°07′。

地理 回到页首

    江苏是全国地势最低的省, 绝大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有低山和丘陵分布。 大陆海岸线长一千多千米。境内可分为四个地形区:一是位于通扬运河以北、苏北丘陵以南,由黄河、淮河冲积而成的苏北黄淮平原,其地势平坦,河床高出地面的废黄河,构成特殊的地理景观;二是长江三角洲,西起镇江,北至通扬运河,南达杭州湾,为著名的江南水乡,湖泊星罗棋布,水道纵横交织;三是位于西南部的宁镇丘陵区,主要为宁镇山地与茅山丘陵,有钟山、汤山、栖霞山、茅山等著名山峰;四是位于徐州与连云港市境内的苏北丘陵区,有省内最高峰云台山主峰玉女峰,海拔625米。境内有大小河道两千多条,湖泊三百多个,分属长江、淮河、沂沭泗河三大水系。长江在境内长达四百多千米。京航运河纵贯全境,长约六百多千米。此外还有淮河、滁河、通扬运河等河道。主要湖泊有洪泽湖、太湖、阳澄湖、高邮湖等。

气候 回到页首

    江苏省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寒暑显著,春夏之交多梅雨,年平均气温13℃-16℃,1月份平均气温-1.5℃—0℃,7月份平均气温27℃—29℃,年平均降水量800-1000毫米。

人口 回到页首

    江苏省,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回族、满族和少量的蒙古族、壮族等,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尤以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稠密。2006年全年人口出生率9.36%。,上升0.12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7.08%。,上升0.0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2.28%。,上升0.07个千分点。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54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5万人。

政区 回到页首

    江苏省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辖13个地级市、52个市辖区、27个县级市、27个县,共包括1194个乡、136个镇(1个民族乡)、262个街道办事处,省会是南京。

江苏省政区图

 

历史 回到页首

    江苏之名源于清代江宁、苏州二府之首字。其开发比较早,春秋时为吴、楚、宋等国,秦统一后再此设郡,元属江浙和河南江北二行省,明属应天府,清改江南省,康熙时置江苏省,1927年新中国重建江苏省。

经济 回到页首

    江苏是典型的"鱼米之乡",是我国粮棉油生产基地。农产品以水稻、小麦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黄麻等。湖区是我国重要的蚕桑基地,淡水鱼养殖十分有名,沿海水产丰富。沿海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全国十大出口省之一。乡镇工业产值占全国之首。 境内植物资源丰富,有麻栎、白栎、楸树、中华槐等落叶阔叶树以及毛竹、刚竹等竹类植物。此外还有银杉、水杉、珙桐、金花茶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野生动物主要有扬子鳄、白鳍豚、中华鲟、丹顶鹤、麋鹿等。工业现已建成以纺织、化学、食品、建材、冶金为支柱行业和以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的工业体系。矿产资源 种类繁多,主要有金、铜、铁、煤、水晶、高岭土、兰晶石、石英、大理石等近百种。其中徐州煤炭资源丰富,苏北油田富产石油、天然气;淮安为全国最大岩盐矿之一;淮北盐场为中国四大盐场之一。

    初步核算,2006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54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44.9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2186.46亿元,增长16.0%;第三产业增加值7817.00亿元,增长15.5%。人均生产总值28685元,按当年汇率折算达3598美元。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7.2∶56.5∶36.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37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24.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服务业(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894.52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6%,提高0.8个百分点。所有制结构中,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60.9%,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比重为35%,分别提高1.4个和0.8个百分点。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省城市化水平达51.9%,提高1.4个百分点。产业布局调整取得新进展,沿沪宁线、沿江、沿东陇海线和沿海产业带发展态势良好。进一步加大“四项转移”力度,积极推进南北共建苏北开发区。苏北、苏中一些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1047.52亿元,比上年增长16.6%。轻、重工业增加值3283.17亿元、6731.95亿元,分别增长18.4%和22.9%。全年省内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138.94亿元,增长10.5%。全省建筑企业实现利税总额301.73亿元,增长19.4%。全年进出口总额284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6%。其中,出口总额1604.2亿美元,增长30.5%;进口总额1235.8亿美元,增长17.7%。

交通

回到页首

    境内水、陆、空交通都比较方便,尤以水运较发达。长江 东西横贯全境,京行大运河纵行南北,并且河、湖、渠密布,沿海航运更为方便,通航里程居全国之首。南京、镇江、南通为我国重要的河港,张家港、连云港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铁路以南京、徐州为中心,主要有京沪、陇海、宁铜等线。南京有通往全国30多个城市的航线,另外,常州、连云港也分别有通往北京、广州和北京、上海的航线。

   2006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00.76亿元和384.1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7%和31.1%。
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货物运输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1.1%和10.8%,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增长11.9%和18.8%。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8.5亿吨,增长16.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35亿吨,增长18.2%。年末全省公路里程12.69万公里,新增3200公里;铁路营业里程1602.7公里,铁路正线延展长度2301.1公里。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240.8万辆,增长25.3%;其中本年净增汽车48.55万辆,增长56.3%。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148.37万辆,其中本年净增汽车38.94万辆,分别增长35.6%和24.7%。年末私人轿车保有量90.11万辆,其中本年净增轿车29.36万辆,分别增长48.3%和45.9%。

    邮电通信业较快增长。2006年全年邮电业务总量 997.16亿元,比上年增长36.8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2.54亿元,电信业务总量934.62亿元,分别增长18.1%和38.2%。邮电业务收入516.35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邮政业务收入49.35亿元,电信业务收入467亿元,增长10.9%和14.2%。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4578.68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224.71万户,新增165.36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226.34万户,乡村电话用户998.37万户。住宅电话用户2344.24万户,新增25.52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847.61万户,新增297.18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达80.4部/百人,比上年增加5.25部。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2.64万公里,新增0.09万公里。年末互联网用户575.99万户。

旅游 回到页首

    江苏是省经济繁荣、人文荟萃之地,水乡风光,园林美景,处处引人入胜,是重要的旅游胜区。有徐州、长江、太湖三大风景名胜旅游区。苏州园林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南京、苏州、扬州、镇江、常熟、淮安、徐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太湖南京钟山云台山瘦西湖等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此外南京的石头城玄武湖长江大桥、镇江的金山、无锡的惠山苏州的拙政园宜兴的"三奇"(灵谷洞 张公洞 善卷洞)以及郑板桥故居周恩来故居等都是有名的观光 游览胜地。2002年旅游人数达223万人次,旅游创汇总额11亿美元。

    国内国际旅游业稳定发展。2006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1993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7%;国内旅游收入2012.2亿元,增长23.8%。全年境外入境旅游人数44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7%,其中外国人314.9万人次,增长20.1%,港澳台同胞130.3万人次,增长12.2%。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7.9亿美元,增长23.3%。旅行社组织公民自费出境旅游31.31万人次,增长21.8%。
更多>>

相关链接 回到页首
    江苏省信息中心
    江苏省广播电视局
    江苏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