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 ℃ |
草酸氢钾 0.05mol/L |
酒石酸氢钾 25℃,饱和 |
邻苯二甲酸氢钾 0.05mol/L |
KH2PO4 0.025mol/L Na2HPO4 0.025mol/L |
0 | 1.666 | - | 4.003 | 6.984 |
10 | 1.670 | - | 5.998 | 6.923 |
20 | 1.675 | - | 4.002 | 6.881 |
25 | 1.679 | 3.557 | 4.008 | 6.865 |
30 |
1.683 | 3.552 | 4.015 | 6.853 |
35 | 1.688 | 3.549 | 4.024 | 6.844 |
40 | 1.694 | 3.547 | 4.035 | 6.838 |
电位滴定法是在滴定过程中通过测量电位变化以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和直接电位法相比,电位滴定法不需要准确的测量电极电位值,因此,温度、液体接界电位的影响并不重要,其准确度优于直接电拉法,普通滴定法是依靠指示剂颜色变化来指示滴定终点,如果待测溶液有颜色或浑浊时,终点的指示就比较困难,或者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指示剂。电位滴定法是靠电极电位的突跃来指示滴定终点。在滴定到达终点前后,滴液中的待测离子浓度往往连续变化n个数量级,引起电位的突跃,被测成分的含量仍然通过消耗滴定剂的量来计算。使用不同的指示电极,电位滴定法可以进行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配合滴定和沉淀滴定。酸碱滴定时使用PH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在氧化还原滴定中,可以从铂电极作指示电极。在配合滴定中,若用EDTA作滴定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