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误差理论与实验数据处理

在科学实验和生产实际中,为了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总是通过各种方法对我们所需要的量观测记录下许多数据,但是由于外界的随机干扰,这些数据实际上是带有随机误差的近似数据,对这些近似数据必须根据需要进行合适的处理。一方面必须估计观测数据的可靠程度,并给以合理的解释;另一方面,还必须将所得数据加以整理归纳,用一定的方式表示出各数值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者对带有误差(噪声)的数据(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把干扰过滤”掉,得出真正需要的量。前者需要误差理论的基础知识(如高斯误差定律、各种平均值的计算法、误差的表示法、误差传递定律和近似计算法则等),后者则需要处理数据的基本技术(如插值法、曲线拟合的方法、实验曲线的光滑法和滤波方法等)。本章介绍了这些方法的主要内容。                                     

§1  误 差 理 论

一、观测误差

[真值与误差]  观测对象的量是客观存在的,称为真值。每次观测所得数值称为观测值。设观测对象的真值为, 观测值为(),则差数                                                                     

  ()

称为观测误差,简称为误差。

[误差的分类与鉴别]

分类

误差的原因

误差的鉴别

 (i)仪器结构的不良

 (ii) 周围环境的改变

 (i)  观测值总往一个方向偏差

 (ii) 误差的大小和符号在重复多次观   测中几乎相同

 (iii) 经过校正和处理可以消除误差

   某些难以控制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观测值变化无常,但在等精度观测下有如下规律(即随机误差服从正态分布,参考本节,四):

 (i)  误差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界限

 (ii) 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个数要多,近于零的误差出现的个数最多

 (iii) 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与负误差出现的个数几乎相等

 (iv) 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着观测次数的增加而趋近于零

   粗枝大叶造成的观测误差或计算误差

 (i) 观测结果与事实不符

 (ii)认真操作可以消除误差

[观测的准确度与精确度]  如果观测的系统误差小,则称观测的准确度高,可以使用更精确的仪器来提高观测的准确度。如果观测的随机误差小,则称观测的精密度高,可以增加观测次数取其平均值来提高观测的精密度。

本章所指的误差都是随机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