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物理学家玻尔于1913年提出的关于原子结构的初步理论.

    卢瑟福模型与经典电动力学相矛盾,因为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有加速度,它会自动辐射能量,使电子的能量愈来愈小,这样会使电子逐渐接近原子核,最后与核相撞,其次按经典电动力学理论,电子放出辐射时其频率等于电子围绕核运动的频率,由于电子能量逐渐减少,故辐射的频率也逐渐改变,所以原子发射的光谱应是连续谱,但事实上,原子是十分稳定的,并且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线光谱,这说明由宏观现象总结的经典理论不能应用于原子内的微观过程,玻尔将普朗克的量子论推广到原子内,玻尔假设:

    ①原子只能存在一些不连续的稳定状态,这些不稳定的状态各有一定的能量…….绕原子核作圆周运动(经典轨道)的电子只能处于一些分立的轨道上,它只在轨道上绕核转动而不产生电磁辐射,一切能量的改变,是由于吸收或放出福射或因碰撞的结果,只能从一个稳定态过渡到另一个稳定态的跃迁来产生,不能任意连续改变.

    ②当一个电子从一个定态轨道跃迁到另一定态轨道时,会以电磁波的形式放出(或吸收)能量hn,其值由下式决定

    

    式中h是普朗克常数,n是电磁波的频率,是两个定态轨道的能级.

    ③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和电子沿不同的圆形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各定态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有满足下列条件的轨道才是可能的轨道,即轨道半径r与电子动量p的乘积等于h/2p的整数倍:

    pr=nh/2p(n=123……)

    式中n是正整数,叫做量子数.